第152节(1 / 3)
&esp;&esp;不过此事陛下只告诉了她一人,对外只说是去北方巡视雪灾。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那些在背后虎视眈眈的人能不能等三个月还是两说,毕竟夜长梦多——
&esp;&esp;姜雪漪藏在袖中的手紧握着那枚龙佩,这些天来她已经反复摩挲了数次,因为只有紧握着它,她才有护自己和孩子周全的能力。
&esp;&esp;-
&esp;&esp;一转眼二月花开,陛下已经离开长安一个月了。
&esp;&esp;这一个月里,她偶尔会收到陛下给她单独寄回来的书信,信中问及她是否安好,也问腹中孩子和宸儿的情况,一整页的篇幅里,对朝政之事也会略略提上几句。
&esp;&esp;从陛下的话语中,姜雪漪能隐隐感觉到这次雪灾十分棘手,边疆战事也已经开打,恐怕短时间内是不会回来了。
&esp;&esp;这些天陛下不在宫中,后宫的气氛实在算不上好,虽然表面风平浪静,可总让人有种风雨欲来的心惊肉跳之感。
&esp;&esp;如此又过去了几天,一直到二月底,长安的天气越来越暖和了。
&esp;&esp;未央宫的庭院内繁花盛开,宫殿的楹窗大敞,哪怕坐在殿内不动,春风一吹便可闻花香怡人。
&esp;&esp;姜雪漪的肚子越发大,晨起稍微活动一会儿就觉得腰酸,再加上时局艰辛,现在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
&esp;&esp;幸好宸儿还未到去国子监开蒙的时候,他乖巧可爱,在宫里玩也不会觉得急躁,这么陪着他在殿里认认字,玩玩具,倒也乐得自在。
&esp;&esp;这会儿外头阳光正好,姜雪漪趁着光线亮给腹中的孩子绣一顶小帽,宸儿就趴在旁边的软榻上,拿着一支没蘸墨水的狼毫玩,软糯的指尖翻开一页识字书,脆生生问:ot;母妃,这个字,念什么?ot;
&esp;&esp;正在这时候,旎春从殿外快步跑进来,笑着说:“娘娘,大人给您送的书信到了,您快瞧瞧吧。”
&esp;&esp;姜雪漪闻言立刻抬起头,笑颜明媚地将家书接了过来。
&esp;&esp;这些天她总是心神不宁,唯有每次接到家中来信才能宽慰一点。
&esp;&esp;好在母亲这几日收拾了行李就能入宫来照顾她了,有母亲在身边陪着,不管怎样她都更放心些。
&esp;&esp;自从陛下离宫,家中的书信来得格外频繁,许是知道她得宠势盛难免遭人嫉恨,家中人总是替她操心。
&esp;&esp;有时候问她安好,有时候没什么说的便多说些兄弟姊妹们的情况,甚至有时候父亲也会与她谈谈心,说起他从前没让姜雪漪详细知道的事。
&esp;&esp;也是最近,她才彻底知道了父亲和陶尚书的旧怨,归根到底竟然因爱生恨四个字。
&esp;&esp;陶尚书年轻时性子孤僻不合群,不善交际,只在念书上天赋异禀。他心志高远,与父亲一见如故,将父亲引为唯一至交,甚至与父亲同吃同住,一道研学。
&esp;&esp;可随着时日渐久,父亲却发现他虽有大才,却性情偏激极端,不懂圆融之道,所抒高见每每不顾百姓死活,只看利益。
&esp;&esp;父亲深觉他并非做官的大好人选,所以在父亲率先入仕后,并未向先帝推荐陶尚书,反而推荐了另外一个学不如他,却更加心怀百姓之人。
&esp;&esp;也正是这一举措让陶尚书深深感受到了背叛之感,无法接受父亲的所作所为,后来两人又因此事争执多次无果,父亲实在忍无可忍,最终二人割席。
&esp;&esp;与父亲决裂之后,陶尚书的性情变得更加极端,也开始学着曲意逢迎,在官场周旋。再后来陶尚书成功入仕,又凭借才气一路风生水起,可两家的仇怨已经彻底结下,甚至牵连到了子嗣身上,再也没了回旋的余地。
&esp;&esp;为了父辈的恩怨,陶家先后葬送了陶姝薇,陶姝妍,后来又一错再错,将整个家族都倾覆了。
&esp;&esp;只是得知以后姜雪漪也会觉得感慨,如陶尚书那样阴险毒辣,心机深沉之人,谁又能想到他曾经竟会那么在意与父亲的友情,在意到甚至不惜用一辈子去恨他、刺激他,又在这个过程中迷失自我,最终走向绝境。
&esp;&esp;若要姜雪漪来说,为了任何人伤心难过去较劲都是不值得的,可见每个人心中所思所想都不一样,谁也不知道意外何时会来。
&esp;&esp;人总要与自己和解,偏激与疯狂只会产生悲剧。
&esp;&esp;看罢家书后,她将手中的信纸好生叠起来放回抽屉里,抬头看向了窗外的景色。
&esp;&esp;看着太阳的位置,姜雪漪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心口倏然一沉:“我记得殷凝是去太医署取药材了,怎么会到现在还没回来?”
&esp;&esp;“跟着她一道去的人是谁,这会儿回宫了吗?”
&esp;&esp;说起这个,旎春连忙走了过来,神色也凝重了起来:“跟着去的是橙黄和橘绿,奴婢方才还见她们两个在院子里洒扫呢,一时不查竟忘了,她们原是跟着段姑姑去的。”
&esp;&esp;“娘娘,您说姑姑她会不会是……!”
&esp;&esp;姜雪漪的动作一顿,手缓缓摸上隆起的肚子,淡声道:“特意将身边人都支开,想必不会是因为别的。”
&esp;&esp;“陛下离宫已经月余,再过两天母亲也要入宫,恐怕她是等不及了。”
&esp;&esp;话音一落,门外传来迟缓的脚步声:“你们都下去,不必在娘娘周边伺候,我进去侍奉就是了。”
&esp;&esp;“是,姑姑。”
&esp;&esp;宫女们听了段殷凝的话转身离开,皆站到了离主殿数米远的位置,留下了一方说话的空间。
&esp;&esp;一想到方才种种,段殷凝的脚步就似有千钧重,她拖着沉重的脚步走进殿内,一抬头就看见娘娘静静看过来的目光,顿时泪流满面,噗通一声跪在了娘娘跟前:“娘娘,还请娘娘做主,将奴婢的祖母救出来吧!”
&esp;&esp;她哆哆嗦嗦伸出双手,将一包东西呈在手心递了过去:“方才皇后身边的芷仪来寻奴婢,说只要奴婢将这东西每日一次下在您入口之物里,等事情了解就还奴婢和祖母自由。”
&esp;&esp;“奴婢时刻记得您的叮嘱,假意答应,绝不让皇后得逞,只是还请您派人救出祖母,不要让她年纪已高还活在恶人的监视和威胁之中。”
&esp;&esp;让姜雪漪信任的宫女给她下毒,若非早知道段殷凝当初之事,这还真是让人最为防不胜防的阴狠手段。
&esp;&esp;既无声无息,又不招人防备,到时候更是可以捏着段殷凝祖母的命让她全盘认罪,将自己摘的干干净净。
&esp;&esp;旎春冷笑一声,抬手便将那害人的东西捏在了手里:“人证物证已在,咱们还怕她做什么?娘娘干脆直接闹到长寿宫和凤仪宫去!陛下既然不在,那便提前通知全宫的嫔妃,让她们都来凤仪宫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