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校园小说 > 年代文女配的极品闺蜜 > 年代文女配的极品闺蜜 第124

年代文女配的极品闺蜜 第124(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清冷教授她蓄谋已久 无声觊觎 烈风 仿生人他只想做爱 重返火红年代 在无限世界中当BOSS老师 别问[无限] 重生我成了奥运冠军[花滑] 重生顶流太黏人[娱乐圈] 治愈系导演

自从上次话剧比赛之后,佳蕙对秦瑶一直记恨在心,这一次文化馆创办文艺期刊,考虑到佳蕙跟一些作者交流较多,便把审稿和联系作者的重任交给了佳蕙。

秦瑶没有去掺和这期刊的创办,更没有兴趣跟佳蕙勾心斗角,但她却准备借此机会创业,自己创办月刊,挂靠在文化馆单位里,兴许还能申请到一点创业资金,整个编辑部全凭她主事,经营创办所获得的利润虽然要上交,但她可以随着明年之后的国营企业改革大趋势,设定绩效奖金。

将来再等个几年,慢慢独立出去,完成私有化转制。

“我想自己创办期刊,我找文化馆商量好了,我带领人马创办期刊,想在哪办就在哪办,想招什么人就招什么人,只不过大概只能争取到几百几千的创业基金,别的我要自己去想办法……”

这是秦瑶的初试水创业,顾呈若是在内陆进修,她的这个编辑部也随意在哪开办,在内陆很多事情更容易办些。

秦瑶准备办一份时尚生活类的杂志期刊,内容包括国内外的时政要闻,以及国内的民生主题采访,以及其他美容美发,时尚穿搭推荐,潮流电影电视剧介绍……内容时尚,紧贴青年人生活,引领生活潮流。

这样的生活杂志做起来之后,最适合打广告,倡导生活方式,推荐消费单品……大部分群众都是盲目的乌合之众,看了这样的潮流广告后,买买买。

网络时代兴起后,人们已经看习惯了广告软文,人人都有一双辨别广告的眼睛,内心深处充满怀疑。

而这时候七八十年代的人,哪里经过什么广告洗礼,恐怕随便写几篇软文,给几款“爆品”写定制文章做广告,赚得盆满钵满不在话下。

从另一种角度来说,这样的生活杂志更能开拓普通人的视野,了解国内外的潮流新鲜事,时尚穿搭,尤其是美容美发……秦瑶已经受够了隔壁家的高丽丽,明明脸部底子很好,天天乱七八糟的糟蹋自己。

每看她一眼,都忍不住吐槽一次。

这几天她画的那眉毛根本就不适合她,秦瑶是努力憋住了,才没有专门给她写一本美妆护肤穿搭教程。

但她真的憋得够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没什么可嘲讽的,而普通人的美商不够,要靠大佬总结经验,七八十年代,又不是未来各种美妆博主泛滥,各种脸型,单眼皮,双眼皮,黄皮,黑皮……都有相关的穿搭美妆推荐,让人快速提高装扮水准。

也正是因为如此,秦瑶觉得此时的生活时尚类杂志大有可为,并且能受到绝大多数年轻人的欢迎,八十年代的人,大多渴望自由,渴望新风尚,被禁锢久了,放开的时候也就更加生猛。

文学类杂志固然好,但秦瑶本质上并不属于这个年代的人,她对八十年代的一些诗歌和所谓的伤痕文学并不感冒。

这种伤痕文学的受众是极少数,知青下乡,从城市到农村生活委屈,说在乡下吃苦受累怎么怎么的……可此时国内大部分人都是农民,农民一直在农村这么生活着,那不是更加委屈?

而她这本生活时尚杂志适合所有人阅读观看,没什么门槛,虽然有国内外时政新闻和国内民生热点探讨采访,但更多会聚焦在小人物的身上,比如六七十年代时代变迁,采访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普通大学生,包括中专生,师范生,医学生,名牌大学,普通大学,专科院校,秦瑶准备专门做一个门类专题,采访各类大学生心得体会,在学校日常,各种心理等等……

除了这种大学生专题,还有农民进城的生活专题,七九年后,农民不再跟土地绑定,可以自由进城务工,采访各类普通民工的生活,在城市里的日常娱乐,生活变迁……

这类真实的小人物生活采访,也能给各地乡镇农村生活的普通青年人一扇打开外部世界的窗户。

秦瑶脑子里有很多点子预备去实现,目前还很乱,需要时间去整理,唯一确定下来的,她会做一个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的采访专题,这大概要等到七八年三四月,开学一段时间之后。

时间上不着急,目前还只在筹备阶段,但秦瑶很有自信,等这本杂志出来之后,一定深受喜欢,卖到脱销。

“你想自己办期刊?”顾呈乐了,自家老婆想创业,他十分支持,按秦瑶这样打算的,哪怕是挂靠在文化馆单位之下,所获得的利润需要上缴,但她有极大的自主经营权,算是个独门立户出去的小领导了。

秦瑶点头:“目前是这样。”

现在又不能自己创业,只能挂靠在单位之下,以后很多大企业,在最初的发展,也是从国营单位出来,在以后的股份体制改革中,逐步转化。

“那行,我全力支持,我也可以给你写稿子。”顾呈心情愉快,抬手捏了捏秦瑶的脸颊,他心头得意的想到:这么多年情诗写下来,怎么可能没有发表水平。

“正好我进修的时候,空闲时间也多。”

秦瑶:“……”

小秦同志心想:你也太得意了吧,某位顾大诗人,不过我们这小期刊不刊登酸诗,

想到这里,她勉为其难道:“准许你当个特派记者,协助采访写文章。”

“别说是特派记者,你让我潜入侦察也行。”

秦瑶斜了斜眼睛,调侃道:“还真别说,我想采访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顾队,就你现在这个样子,你换身衣服,去冒充个大学生,绝没人说你不对劲。”

顾呈无言以对:“我听说三四十岁的都去报名参加高考。”

秦瑶:“……”差点忘了,第一批恢复高考的大学生,很多都是拖家带口,甚至夫妻双双考入同一所学校。

为此,很多知名大学还特别设置了育儿班和幼儿园,专门供这一批大学生孩子就读。

这会儿穷虽然穷,但是各种福利没得说,读大学不要钱,还有一定的伙食补贴,毕业后直接分配工作,将来还分配房子。

哪怕这时候的人苦虽然苦了点,但确确实实精神压力不大,至少不用背三十年房贷,也不用背车贷,房管局有大量住房,低价出租给城市居民,还不用交物业费,从来都没有人觉得租房子有什么不好的,因为大多租的是国家的房子,能住上一辈子,甚至后面拆迁了,还给补偿。

秦瑶向单位说了自己的提议,单位答应了,秦瑶说自己慢慢筹备,单位那边也支持她暂时先去各地参观游览学习。

“秦同志,你们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

“我听你说的这个生活期刊就很有意思。”

“说不定还真能办出个名堂,我们文化馆真是藏匿了不少人才。”

文化馆的领导听了秦瑶的主意,非常赞赏她去尝试,认为秦瑶是一个有想法有创意的人,从一开始文化馆决定办期刊,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一个基础任务,没想着能做出什么名堂,名气大概连出岛都做不到,只是依靠当地的关系,要求其他单位订阅一定数量,每个月总有些销量,不求有个人主动去购买。

而秦瑶提的这个生活期刊十分有趣,孙书记想着秦瑶若是办好了,说不定还真能真能获得广大普通民众的喜欢,在新华书店和报刊亭一本本卖出去。

那就真的有效益了?

第一更

十二月,到了高考的那一天,白天气温二十几度,不冷也不热,正是最舒爽的时刻,秦瑶虽然没有参加高考,但她起了个大早,她也得赶赴高考考场,而她并不是去考试,而是去当监考员。

岛上留下的知青很多,报名参加高考的人数更是超乎寻常,这是一次盛大的考试,报名费只要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檀郎说(古言兄妹)(真骨科h) 精神病与杀人犯(1v1) 误推太子下水以后( 1v1, sc,剧情) 收养日记 海岛基建日志 悍妃之田园药香 被读心后装丑炮灰成了团宠 快穿:变美后,我躺赢了 全员被我钓成了翘嘴 渣了三个男人后,我被他们合伙试婚了(1v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