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1 / 1)
“这下可以好好回话了吗?”刘瑞看着宫里的漏斗,唤回还在失神中的韩嫣:“最好在宫门落锁前讲完来意,不然朕这儿可不会有你的位子。”
回过神的韩嫣在大惊之后反而冷静的犹如机器,然后以清晰的口齿讲完他借匈奴套索勾搭信乡长公主,结果却让信乡长公主联想到汉匈之战里的攻守问题。
刘瑞在听韩嫣的讲述时不由自住地身体前倾,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套索啊……”
如果不是信乡长公主足够敏锐,发现这一难以重视的“武器”,估计大汉会在牛皮绳上吃个大亏。
而且还是影响汉匈战争走势的大亏。
“确实是该好好琢磨下应对之策。”因为大汉肯定要与匈奴一战,所以刘瑞很早开始研究匈奴人的文化。而且不止是两汉的匈奴人,就连唐代的突厥,中亚与欧洲的阿提拉都上过刘瑞的研究笔记。
如果不是朝代太远加精力不够,刘瑞都想研究一下蒙古帝国和元朝,以及沙俄是怎么吞并金帐汗的。
“这事还得找墨家和魏公商议一二。”
“魏公?”
“就是前任云中郡太守魏尚。”
“前任?”消息滞后的信乡长公主瞳孔地震道:“陛下竟将魏尚公留了一年之久?甚至还想令其致仕!!”
“不是令其致仕,而是他已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刘瑞的声音里满是无奈:“朕不能让八十几的老将继续戎边,同时也得给匈奴露个破绽。”
“破绽?”信乡长公主愈发的难以置信:“所以您拿云中郡作赌注,还把魏公调回长安?”
即便碍着君臣之别,信乡长公主仍大逆不道地起身劝道:“您这是拿云中郡,乃至大汉地边境冒险啊!”
卫霍之前,文帝留给大汉的武将底牌除了周亚夫便是镇守云中的魏尚。
历史上的魏尚本该死于公元前157年,但是因刘瑞的存在,满身旧伤的他如今在赶张苍的记录。
近汉有郅都、魏尚,匈奴不敢南乡沙幕。
如今没了魏尚镇守云中,那匈奴……
“破绽?”信乡长公主还是不懂,但是瞧着刘瑞那副镇定自若的模样,她又怀疑自己是不是反应过度了,于是只能讪讪地坐下。
“放心,云中郡那儿还有李广呢!而且朕还派了聂壹负责监军。”想起李广的历史战绩,刘瑞显得非常自信:“飞将军已成功戒酒,身边还有谋士相助,定不会让匈奴轻易攻破云中。”
“飞将军?”
“……”刘瑞忘了历史上的李广是在七国之乱里接受了梁王的将印,所以才被“贬”去边境,就此有了“飞将军”之称。
“应该是边境那儿给李将军取的绰号吧!”信乡长公主贴心地接道:“李将军善骑射,这个称号也恰如其分。”
“所以云中不会陷落。”刘瑞瞥了眼还在殿内的韩嫣,一旁的小黄门立刻请到:“韩公子,奴婢送您回去。”
如坐针毡的韩嫣终于松了口气,起身拜道:“臣请告退。”
“去吧!”刘瑞轻轻点了点头,也没忘记嘉奖对方:“给他支一百金作为嘉奖。”
“谢陛下。”韩嫣难掩失望之情,但也不敢说些什么,只能按照礼节谢恩。
“你还年轻,朕就算是有心重用也不能让十五的少年担任要职。”深谙画饼之术的刘瑞熟练安抚道:“等你长大了再委以重任。”
至于大饼能不能兑现……
刘瑞瞧着十五就有一米七二的韩嫣,友善提醒道:“回去后多吃肉,多喝奶。不然搁那儿鸡崽似的一坨,吓唬谁呢!”
“诺。”韩嫣这才高兴起来,压根没有计较刘瑞的用词不当。
“皇兄这是得了高祖的托梦,竟也习得游侠的匪气。”信乡长公主在韩嫣走后压低声道:“您在云中郡那儿……“
“喝茶,喝茶。”刘瑞让小黄门给信乡长公主端了杯热茶,提醒其别烫到自己:“就和这热茶一样,心急可是会烫破喉咙的。”
“而喉咙被烫破了,那还怎么找单于诉苦呢!”
信乡长公主的眼睛被雾气糊的微微眯起,但也不忘吹吹茶面,然后才敢蜻蜓点水般地抿了一下。
“你看,吃了次亏后,你就不会轻易试探茶水的温度。”刘瑞让人拿了冰块,意味深长道:“匈奴人也不想在同一块地方栽上两次。“
刘瑞把喝完的茶碗倒扣在桌面上,暗示道:“你看它像墨家的哪部作品?”
信乡长公主是赵子鸢一手带大的,虽没成为巨子或墨者的资格,但也对不少研究小有心得:“您在云中郡外埋了多少好物?”
“不多。但也能让左贤王的部落安分一点。”提到匈奴,刘瑞突然笑得诡异:“你且等着吧!马上就有中行说好受的。”
信乡长公主上次看到刘瑞露出这种表情还是在关东的藩王被一一拔掉时。
至于上上次看到这种可怕的表情……
呵!
那还与上次的距离真心不远,并且还成功收获了梁王之子的遗体与梁王叔的信仰破灭。
“你以为他中行说靠嘴皮子获得单于的信任?不,他是靠大汉对匈奴的威胁获得单于的信任。”
“匈奴尚左,但有八万军马的左贤王却正对上古,渔阳。”
“他们是嫌日子过得太好而主动受苦吗?”刘瑞对此精准吐槽道:“受苦的话还费劲巴拉地通什么商啊!更不会从二道贩子那儿高价收购汉地的食盐,丝绸。”